盐税

赵晓丨历史从不重演,但总会押韵

读此文,很受启发。您的矛头直指晚清朝廷和经济政策及其后果,我可发给追随李鸿章致力于洋务运动,在上海外滩创办我国第一家银行“通商银行”的盛宣怀之长房曾孙——长我12岁的世交大哥看看,他是北师大毕业的数学教授,80年代致力于改革开放的经济研究,近年研究盛宣怀而著书

历史 晚清 清廷 赵晓 盐税 2025-11-18 09:38  3

人均一两,全民蒙羞?《辛丑条约》赔款,藏着比割地更痛心的屈辱

1901年9月7日,北京庆王府的烛火昏黄如血。78岁的李鸿章早已油尽灯枯,枯瘦的手颤抖着握住笔,在《辛丑条约》上落下歪斜的签名。这份条约里,4.5亿两白银的赔款数额,竟与当时中国约4.5亿人口恰好对应——“人均一两”,绝非巧合!列强为何执着于用这样的数字羞辱中

辛丑条约 清廷 庆王府 盐税 镑亏 2025-10-30 10:30  5

盐为何被国家牢牢掌控?从历史深处看盐的 “治国密码”

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,有一样东西看似普通,却被历代王朝捧在手心、严管严控,那便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盐。从春秋时期管仲提出 “官山海” 政策,将盐业收归国有,到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盐运司、盐课司,再到近代仍未完全放开的盐业管制,盐始终是国家手中的 “硬通货”。私人若

历史 许倬云 盐业 黄仁宇 盐税 2025-09-22 22:34  5